专利文件的书写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成功率。那么,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该如何书写?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大点出发。
一、技术方案方面,需要考虑
1、准备阶段,首先要了解交底书中相关技术的基础知识,实际代理中发现,有些代理人在不了解相关技术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就与发明人进行沟通,导致发明人对代理人的专业性产生质疑,进而产生信任危机,导致后续的沟通不畅,最终影响案件的处理;其次,进行必要的检索,了解相关现有技术;最后,对交底书中方案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标注。
2、沟通阶段,除了与发明人沟通清楚交底书中方案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还需要了解清楚专利申请的目的和背景、确定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可替代方案以及不可替代的原因;另外,技术方案的硬件环境、处理流程、实现逻辑/原理(主要针对软件、通信领域的申请文件)以及技术方案在产品侧的多个应用场景均需要了解清楚。在沟通过程中,代理人可根据上述要求对发明人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权利要求方面,需要考虑
1、专利性,确保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
2、可见性,尽量将抽象的、内部不可见的特征转换成外部可见、容易判定侵权的特征
3、合适性,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要合适,至少要有一个发明点,且具有新颖性
4、合理性,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的布局要合理
三、说明书方面,需要考虑
1、应用性,可适当介绍方案涉及的组网架构或软硬件运行环境
2、层次性,实施例的描述要清楚、完整,并体现由浅入深、由概括到具体的层次性
3、全面性,实施例需要涵盖权利要求中的各个保护主体
4、可读性,注意全文语言的逻辑性、语意的连贯性、语句条理性;避免前后语句矛盾,推理与结论矛盾导致逻辑混乱,句与句之间缺乏衔接、语意不连贯、语句不通顺导致条理不清晰
5、开放性,尽量使用开放性的词,如可以、示例性、较佳的等;避免出现绝对性或语气很强硬的词
6、丰富性,说明书附图要尽可能的丰富、多样,可以结合各种图来辅助说明实施例,例如流程图、界面图、时序图、硬件架构图、网络拓扑图、原理图、应用环境图等
7、适当性,针对侵权判定以及取证难的核心发明点/关键点,公开要适当。
关于“高质量专利申请文件如何书写”的相关介绍,就到此为止了。